栖乌飞绝。绛河绿雾星明灭。烧香曳簟眠清樾。花久影吹笙,满地淡黄月。
好风碎竹声如雪。昭华三弄临风咽。鬓丝撩乱纶巾折。凉满北窗,休共软红说。
qīwūfēijué。jiànɡhélǜwùxīnɡmínɡmiè。
栖乌飞 绝 。绛 河绿雾星 明 灭 。
shāoxiānɡyèdiànmiánqīnɡyuè。
烧 香 曳簟 眠 清 樾 。
huājiǔyǐnɡchuīshēnɡ,mǎndìdànhuánɡyuè。
花 久 影 吹 笙 ,满 地淡 黄 月 。
hǎofēnɡsuìzhúshēnɡrúxuě。
好 风 碎 竹 声 如雪 。
zhāohuásānnònɡlínfēnɡyè。
昭 华 三 弄 临 风 咽 。
bìnsīliáoluànɡuānjīnzhé。
鬓 丝撩 乱 纶 巾 折 。
liánɡmǎnběichuānɡ,xiūɡònɡruǎnhónɡyuè。
凉 满 北 窗 ,休 共 软 红 说 。
《醉落魄》,词调名,始见于张先词。
细玩词意,本篇大约是范成大隐居石湖时所写。词中描绘了夏夜寂静幽美的景色,以及作者在树底乘凉、月下吹笙的闲雅的生活情趣,意境清艳,表现了作者孤芳自赏的幽独心情。“花影吹笙,满地淡黄月”句,可同陈与义《临江仙》:“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句比美。
原词
栖鸟飞绝,绛河绿雾星明灭。烧香曳簟眠清樾。花影吹笙,满地淡黄月。
好风碎竹声如雪,昭华三弄临风咽。鬓丝撩乱纶巾折。凉满北窗,休共软红说。
注释
1、绛河:天河,见柳永《戚氏》注。
2、簟:竹席。樾,交相荫蔽的树木。
3、好风二句:宋翔凤《乐府余论》:“‘好风碎竹声如雪’写笙声也。‘昭华三弄临风咽’,吹已止也。”竹,指笙管。照华,古乐器名。《晋书·律历志》:“舜时西王母献照华之管,以玉为之。”弄,吹奏。
4、纶巾:见苏轼《念奴娇》注。
5、北窗:隐潜《与子俨等疏》:“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指闲适的隐士生活。袁去华《六州歌头·渊明祠》:“北窗下,羲皇上,古人期。”此处暗用陶潜句总。
6、软红:即红尘,尘土,指那些热衷于尘世功名利禄的人。
“醉落魄”,《宋史•乐志》名“一斛夜明珠”,即“一斛珠”,晏几道词作“醉落魄”。又名“怨春风”,“醉落拓”。
此词写退隐生活中一个吹笙自娱的清夜。
乌鸦已归林栖息,不再飞翔。天河笼罩着淡绿色的雾霭,透过它,可以看见时隐时显,若有若无的星光。绛河,即天河。古人观星象以北极星为标准,天河在南, 南之代表色为丹、为绛,所以天河又叫绛河(见明王逵《蠡海集•天文类》)。此时,正好点燃香炉,展开竹席,卧于清荫之下。簟(diàn),竹席。樾 (yuè),成荫的树木。“花影吹笙”,是在花影下吹笙的省文。“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陈与义《临江仙》)音乐与淡黄月色,扶疏花影互相映衬,越显 得空灵剔透。
近代词评家俞陛云激赏此句并以近人鸥堂词“月要被它,愁着酒般黄”比较,认为没有“花影”两句融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下片即接写笙声,如好风碎竹,雪清玉脆。昭华,古乐器名,即玉管。传说秦咸阳宫有玉管,长二尺三寸,二十六孔,上面刻有“昭华之琯”,此指笙。“弄”, 有两层意思,一指奏乐,又指一曲为一弄。咽,谓箫声幽咽,
如泣如诉。“凉满北窗”呼应“临风”,故鬓丝撩乱,纶巾吹折。软红,即红尘,如此良夜,如此风 情,那些碌碌奔走于红尘之人,是不能够理解、不会欣赏的。
清代词评家宋翔凤认为“此词正咏吹笙也。上解(片)从夜中情景点出吹笙。下解‘好风 碎竹声如雪’,写笙声也。‘昭华三弄临风咽’,吹已止也。‘鬓丝撩乱’,言执笙而吹者,其竹参差,时时侵鬓也。如吹时风来则‘纶巾折’,知‘凉满北窗’ 也。”(《乐府余论》)正所谓“草灰蛇线”,脉络分明。(《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