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比谁痴情

作者:网络  时间:

  Z是新交的90后女友的初恋。自从两人做爱后,她亦忧亦喜,一会儿担心Z不会娶她,一会儿又说怕她妈妈不同意她和穷书生交往。一个月后,她就从他的生活中溜走。Z直感叹,如今的小女孩,如此拿得起,放得下。
  
  那些自负男性们,似乎都要经历过一次类似的挫折才恍然大悟:如果以为靠做爱就能占住女孩们的感情,实在是痴心妄想。
  
  身边的男同学们大多有过很受伤的经历,有的自毁前途,有的打算跳长江大桥,有的终日喝酒放纵。越来越多伤心的情歌,是给弃男、怨男们写的,而女生们却可以穿着印有“心碎”字样的T恤招摇过市,没心没肺继续美好的生活。这世界怎么啦?再也没有刚烈的杜十娘,没有自虐的赵五娘,没有凄惨的秦香莲,有的只是女陈世美们。
  
  当然,也不是每个女孩都那么铁石心肠。比如有女友爱上别人,却一直对前男友念念不忘,当她接到前男友的结婚请柬时,便约他见一面,想叙叙旧情。他来了,在咖啡馆不停地玩着手机,一副“还有完没完了”的表情。她顿觉很受伤,向我控诉“男人们天生绝情”。我不禁问她:“当初想离开他的人,不是你自己吗?”
  
  我的观察是,男性们的痛苦总是更为猛烈,却也短暂,等他们有了新恋情,便不会等在原地。女性们呢,即便那些看似洒脱的人,也不介意藕断丝连。很多时候,她们并不要什么实质关系,只是留恋暧昧的氛围。男人觉得,既无实质发展,虚幻的情绪又有何用?
  
  不过,这心理规律也不是百分之百通用。我问Z同学:“5年前你第一次失恋时,有半年一蹶不振,如今被小女生抛弃却泰然处之,是因为对象的不同,还是因为你变了?”他答:“自己变了。”
  
  我这么推理,其实我们都曾经痴情过,可经历让我们的大脑学会了分泌自我保护的物质,如同招惹痛觉时分泌的内啡肽。我们学会了不再盲目投入,及时悬崖勒马,寻找替补转移注意。
  
  没有谁比谁更痴情,大伙正在一起进化中。至于沉迷于扮演受害者的怨男怨妇,大概纯粹是因为他们喜欢痛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