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国学故事:孔子评子路

作者:网络 时间:

儿童国学故事:孔子评子路小故事_96趣味网 一个致力于资源整合的网站

导语:国学是我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结晶,国学故事选取了适合宝宝的内容,其中包括诗词、论语、三字经等传统文化的精髓。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了适合儿童的国学故事。

 

 【名言】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公冶长第五》

  【要义】

  桴,过河用的木筏。意思是,孔子说:“我的主张如果不能实行,就想乘木筏到海外去,跟随我的人,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听到这话非常高兴。孔子说“仲由啊,好勇的精神胜过了我,这就没有什么可取的了。”

  发生在孔子与子路之间这个有趣的小故事,生动地说明了孔子与子路的亲密关系以及孔子的志向。谈话间睿智而幽默的孔子、赤诚而性急的子路的形象都凸现出来。同时,故事也表现出孔子对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的沉重预感与自我解脱的积极精神,从中可以感受到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个性。

  孔子的这种精神对于后世的儒家产生了很大影响,儒家倡导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原则为人所普遍接受。在发达的时候,造福社会这自不必言,关键的是如何处理“穷”时的困境,以保持自身的节操。

  能够用平和豁达的心境来看待功名利禄,摆脱各种名利的引诱,才能够维持自身的清白,做到“无欲则刚”,这成为历代士人“归隐”的主要精神动力。

  【故事】

  陶渊明又名陶潜,是我国最早的田园诗人。他所以能创作出许多以自然景物和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与他的经历和处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陶渊明因为看不惯当时政治腐败,在家乡隐居。陶渊明曾祖父是东晋名将陶侃,虽然做过大官,但不是士族大地主,到了陶渊明一代,家境已经很贫寒了。陶渊明从小喜欢读书,不想求官,家里穷得常常揭不开锅,但他还是照样读书做诗,自得其乐。他的家门前有五株柳树,他给自己起个别号,叫“五柳先生”。

  后来,陶渊明越来越穷了,靠自己耕种田地,也养不活一家老少。亲戚朋友劝他出去谋个一官半职,他没有办法只好答应了。当地官府听说陶渊明是个名将后代,又有文才,就推荐他在刘裕手下做了个参军。但是过不了多少日子,他就看出当时的官员互相倾轧,心里很厌烦,又要求出去做个地方官。上司就把他派到彭泽(在今江西)当县令。

  东晋义熙元年(405年)秋,他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当时做个县令,官体是不高的。陶渊明一不会搜刮,二不懂贪污,日子过得并不富裕,但是比起他在柴桑家里过的穷日子,当然要好一些。再说,他觉得留在一个小县城里,没有什么官场应酬,也还比较自在。

  这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太守面前说话好歹就凭他那张嘴。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

  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

  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

  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后人就用“不为五斗米折腰”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用来比喻做人有骨气、清高。

  陶渊明回到柴桑老家,觉得这个乱糟糟的局面跟自己的志趣、理想距离得太远了。从那以后,他下决心隐居过日子,空下来就写了许多诗歌文章,来抒发自己的心情。

  陶渊明写过一篇非常有书的文章,叫做《桃花源记》。在那篇文章里,他写了武陵地方的一个渔人,有一次沿着小溪划船打鱼,来到了一片繁花似锦、芳草鲜美的桃树林。

  渔人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划着船再往前走,到了树林尽头,发现了一个山洞。他下了船,顺着洞口摸进去,开始很狭窄,走了一段,豁然开朗,原来洞里有个很大的村子,那里土地肥沃,桑木成行,男女老幼,来来往往,勤恳劳动,过着无忧无虑的和平生活。

  大家看到渔夫是个陌生客人,都热情地邀请他喝酒吃饭。渔夫跟大家谈起,才知道那村子里的人的祖先还是秦朝末年避难到这儿来的。他们根本不知道秦以后还有汉朝,更不用说有什么魏、晋了。

  渔人在那里住了几天,告别回家。他在回家路上,做了好多标记,准备下•次再去访问。回到武陵,他报告了太守。太守也很感兴趣,派人跟着渔人去找桃花林,但是怎么也找不到那个洞口了。

  陶渊明写的那个世外桃源,在当时的社会里是不会有的。但是他在文章里描绘的那种人人劳动,个个过着富裕、安定生活的图景,则反映了在黑暗动荡时代的人民的一种美好愿望。所以《桃花源记》这篇文章,后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