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梅馥:一生修到人间才子归

作者:网络  时间:

  1966年9月2日深夜,她给他准备好温水,看他服了毒药,待他气息微弱后,将他摆正在沙发上——保留死的尊严,然后撕下床单,自己上吊自杀。
  
  她叫朱梅福,出生在小康之家,秀外慧中,算得上一位典型的小家碧玉。14岁,她爱上了19岁的表哥,从此便注定了无论风雨一生相随。第二年,在姑母的主持下,两人订婚。正当她幻想着和他怎样度过以后甜蜜日子的时候,他选择了出国留学。
  
  他走后,她在家里守候。法国留学,他成了新式的青年,开始叛逆,不再想要那份老式的包办婚姻。只因为此时,腼腆少年的激情被浪漫的法国女孩玛德琳点燃。
  
  1927年,在巴黎,他认识了一个叫玛德琳的姑娘,有着梅表妹所没有的热情和浪漫,他决定向玛德琳求婚,为示郑重和诚意,他要重获自由之身,于是,他写了一封家书,却下不了决心寄出,只好委托朋友刘海粟代寄,没想到玛德琳另有男友,他极度失望,担心那封信伤害到了表妹,内心百味杂陈,几欲举枪自尽,好在早有先见之明的刘海粟扣下了那封信。痛定思痛,1932年,24岁的他留法回国与她结了婚。
  
  嫁入孤儿寡母家,对这个80多年前在教会中学读高中,懂英文、会钢琴的少女是怎样的考验?令他没想到的是,她是那么好,她美丽、温柔,关键是懂他。
  
  婚后,他们的生活看似平淡,但在她的精心打理之下,又无时无刻不透着珍珠般的美丽光泽。
  
  她还是他工作中不可多得的“好秘书”。他的文稿多,且杂,且乱,每一篇几乎都经过她的整理,她总是先把文稿一一排好顺序,然后再一笔一画地誊抄下来,笔迹端正娟秀,一丝不苟。就连他写给独生子的信,每一封她都要先誊抄留底,然后再亲手邮出。他喜欢音乐,工作之余她就给他弹奏一曲。他爱花,她就时常陪他半夜起来,打着手电筒,在小花园里进行嫁接实验。
  
  有妻如此,他何其有幸。但他的脾气很大,大得和他的才华一样。打孩子的时候,竟会留下疤痕。她的心里是痛的,可是她从心里原谅和宽恕他,她知道他的整个童年时代是在“只见愁容,不闻笑声”中度过的,他的母亲因为丈夫早逝,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这个唯一的儿子身上,因为他不好好读书,有一次竟然把他包裹得像粽子准备投入水中,也曾不惜用滚烫的蜡烛油烫尚且年幼的他,只因为他读书时打了个盹。这样严苛而充满暴力的环境,让他的坏脾气出了名,说不定什么时候会被点爆,咆哮如雷——身边的人都喊他“老虎”。然而这个沉静而美好的女子都微笑着过来了。
  
  不仅如此,考验她的,还有他那些“横溢的情感”。那个时候的他还没有一颗感恩的心,把她的付出视做理所当然,且看他那些“横溢的情感”:
  
  1936年,他去洛阳考察龙门石窟,又和一个汴梁姑娘暗生情愫。弗洛伊德说:“艺术家的原动力仅来自性。”他是艺术家,所以总爱走火入魔;1939年,朱梅福遇到了一生中最大的危机,他又一次不可救药地爱上了学生的妹妹陈家鎏,甚至丢下工作,跑去昆明找她,说:“没有她,就没有了工作的灵感和热情;没有她,他就要没命了。”无奈的朱梅福只好请陈家鎏到自己家里来,因为有陈家鎏陪在身边,他的翻译事业达到了顶峰。对这个给丈夫以激情和灵感的美丽女子,朱梅福选择了忍,她的宽容,也终于让陈家鎏痛苦地选择了退出。退出后的陈家鎏把感情深深地埋在了心底,一生没有嫁人。
  
  他最终还是回来了。可是,浩劫来了。他被无休无止地批斗,常常几天几夜遭受毒打和凌辱,失去尊严。他决定离去。她镇定无比,说:“为了不使你孤单,你走的时候,我也一定要跟去。”时间定格于1966年9月2日夜。
  
  他曾经嫌她的原名朱梅福俗气,便给她改了名字,叫朱梅馥。她的名字是他改的,她的一生就都变成了他的。他叫傅雷,中国现代著名的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尘世间,爱情的天平从来都不是平衡的,爱得深的一方,砝码总是会低一些。如果一个女人在一个男人的一生中,总是卑微得几乎忘了自我,那不是软弱,而是她真的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