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乐

作者:未详  时间:

  有智者用一个词对人生之乐进行概括: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粗粗一看,平淡无奇:细细一品,极富深意。三个词所说的三种乐代表了人生快乐的三种境界,且层层递进,因果关联,互为佐证。
  
  “人心不足蛇吞象”、“这山望着那山高”、“吃着碗里盯着锅里”之类的俗言说明了人的欲望无止境,有着得陇望蜀的本性。一个物欲横流的人收获的永远是痛苦。即使得到了一时的满足,也只是暂时的快感,马上会陷入追求另一个更大欲望的苦恼漩涡中。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有很多的欲望是难以满足的,甚至是永远无法实现的。如果一味地执著于得到,必将陷入失去的浮天苦海中,正所谓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知足常乐”就是要求一个人对无限的欲望追求保持警惕,削弱某些欲望,缩短人生中拉得太长的战线,才能得到持久的、经常的快乐。当然,知足常乐并非一味地消极和退缩,把欲望削减到没有,既做不到也不可能。“知足”的“足”就是要求人的欲望大小要有一个“度”,这个“度”就是某种欲望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能够实现的分寸感。在这个度的范围实现了欲望,要想不快乐都不行;而越出了这个度,痛苦的多少会与欲望的大小成正比例增高。可见,知足是人生快乐的底线,一个不知足的人永远不快乐可言。
  
  知足常乐也是自得其乐的基础和前提。自得其乐中的“得”含有“寻找”“创造”之意。也就是说一个人要能在庸常琐屑的生活中找到乐趣,“没有乐趣创造乐趣也要乐”。要想这样,就必须有知足作为前提,知足自然有快乐。一个不知足的人又怎能有心情去“找乐”和“造乐”呢?因此,自得其乐是一种对自身欲望和痛苦的超越,是一份对世事红尘的淡定宁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自得其乐的另一层含义是:某种知足之乐是别人难以理解和分享的。正如痛苦只有自己独立承担而别人无法替代一样,快乐的心境一般与别人关联不大,只有自己才能“每有会意”,“欣然忘食”。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那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即指此。能自得其乐的人,一般能正确地看待欲望的满足与不满足,对于知足与不知足的“度”能拿捏得恰到好处,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得与失,不会陷入欲壑难填的痛苦深渊中。这样的人生是快乐的人生,且这种快乐大都是自己找到和创造的。否则,也就不成为自得其乐了。
  
  助人为乐是人生三乐中的最高境界,它从“知足常乐”与“自得其乐”的“小我”之中跳脱出来,升华为一种“给予”、“利他”的“大我”境界。能够以助人为乐趣的人生必然是大写的人生,与知足常乐与自得其乐相比,它是以削弱自身欲望来助人获得快乐的更高境界。助人为乐是一种“舍得”的情怀,他从给予别人帮助的“舍”中“得”到自己的精神愉悦——乐。小“舍”得小乐,大“舍”得大乐,从舍中找到超越一己小我之私的人生价值,得到一处高层次的精神快乐。这样的人更象社会意义上的人,因为这样的人更为一个社会所需要。一个欲望的标高树得无止境、汲汲于名利的人肯定不会去“舍弃”、“给予”、“利他”,因为他只求一味的索取,永不知足。不知足又怎么快乐得起来?不知足又怎会去助人?他索取还嫌慢呢!他即使有点“乐”,也仅是欲望得到满足的一时之“乐”,马上会陷入更大欲望追求的焦灼和烦恼之中。
  
  人来到世间,不是为寻找痛苦而来的,应该是为得到快乐、寻找幸福而来的。古人把“精”“气”“神”视为一个人身体的“三宝”,依我看,“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应是人生精神的三宝。一个不懂知足常乐的人,既难有自得其乐的陶然,更不会有助人为乐的高尚。要想拥有快乐的人生,只有从此三乐中领悟真谛,才能得以窥视快乐的堂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