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墨客挥犀》中记载了一则轶事:“吾生平所恨五事。一恨鲥鱼多骨,二恨金橘太酸,三恨莼菜性冷,四恨海棠无香,五恨曾子固不能作诗。”五恨虽然不多,但也有刻意追求完美的嫌疑。
鲥鱼是“长江三鲜”之一,因“鱼肉细嫩,富于脂肪”而闻名于世,吃到嘴里,细腻醇厚,鲜美无比。但鲥鱼的刺却多如牛毛,很难令人大快朵颐。许多人难以抗拒美味诱惑,想吃又怕刺,两难之中,令人生“恨”。如果鲥鱼无刺,还会这般令人念念不忘吗?
民国才女张爱玲平生也有一恨,那就是:恨《红楼梦》未完。作家张爱玲的“恨”事其实也是很多人心中的憾事。
清人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是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从谋篇、布局、埋线,都堪称匠心独运。从衣食住行、人情世故、生老病死,到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花草药典,可谓大手笔。这样一部鸿篇巨制,可惜只存世间半部,让人捶胸顿足,成为“恨”事,虽然续作多如牛毛,但终归有狗尾续貂的嫌疑。半部《红楼梦》,旷世绝响,让世人越发痴迷。
清代文学家张潮有十恨,他在《幽梦影》里说:“一恨书囊易蛀,二恨夏夜有蚊,三恨月台易漏,四恨菊叶多焦,五恨松多大蚁,六恨竹多落叶,七恨桂荷易谢,八恨薜萝藏虺,九恨架花生刺,十恨河豚多毒。”
相对比,清人张潮的“恨”事最接地气儿,书被虫儿蛀了,夏夜被蚊子咬了,让人好不着恼。花有刺,豚有毒,太让人扫兴了。桂花和荷花也动不动就谢了,太不知趣了。可是这桂花也好,荷花也罢,如果常开不谢,还会这么喜欢吗?残荷听雨就不说了,桂花谢时,满地米粒一样的黄花铺地,香气宜人,是不是從中看到了另外一种美?
不完美,才美。因不完美而衍生出来的美学境界,让人更加难以忘记。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不完美的事更是数不胜数。所谓的“恨”,其实就是恨自己喜欢的人、事、物的不完美,或者说不够完美。说到底,“恨”没有任何意义,接纳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