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的人生是部戏

作者: 时间:

时光流转,梦回前朝。

跨越千百年的国宝,是文明曾经走过的记号。青铜显帝王之尊,碧玉含君子之气,书画载乾坤之事,美瓷扬华夏之韵……它们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留下的珍贵遗产,它们的背后都有着可惊可叹的传奇故事。

国宝的人生是部戏小故事_96趣味网 一个致力于资源整合的网站从朱陶璞玉到青铜车马,从青花琉璃到水墨丹青,每一件国宝都是一部浓缩了历史和文化精华的老电影,让每个观影者或荡气回肠,或扼腕长叹,或喜不自禁,或唏嘘不已。让我们信手挑选其中几部,随着影片的缓缓放映,主人公们昔日的荣辱沉浮被再度唤醒。曾经璀璨,今又流芳。

青春歌舞剧——《超级乐团》

小编剧透:

黄尘古道,驼铃声声。

自从汉代张骞凿空西域以来,丝绸之路上商队来往,人潮涌动,盛况空前。

阳光落在来来往往的人们脸上,他们当中有富裕的商贾,有苦行的僧侣,有求学的书生……每个人都一脸疲倦、面带焦急。没有手机,没有平板电脑,就连收音机也没有频道可听!让人如何打发这段漫长的旅程呢?

忽然,从驼队中传来一曲悠扬悦耳的音律。在烈日下打盹的人们,像当头淋了一场大雨,立刻精神百倍!众人探着脑袋,向声音的来源望去——只见商队中缓缓走出一个以驼代步的“女子乐团”!骆驼昂首阔步、一步一顿;背上由驮架搭出一个小小的平台,铺设着色彩斑斓的毛毯;七名乐手和一名歌者围坐在平台之上,迎风弹唱、神态自如。

其中,七名女子围坐在平台边沿,手持排箫、笛子等乐器,全神贯注地沉浸在音律中,无视四周惊叹的目光。正中吟唱的歌者,梳着唐朝妇女典型的发式,身着高束腰长裙,头微微上扬,手轻轻挥舞,神态优雅自信。骆驼踏着节拍,徐徐前行;歌声百转千回,响遏行云……

小编说戏:

一般人只要坐在高高的驼背上,都会有点心惊肉跳,何况还要八个人同时在驼背上进行表演!真的有这样配合默契、技巧高超的女子乐团吗?

其实,这只是古人的艺术夸张。唐都长安作为当时的“国际大舞台”,各国音乐家、舞蹈家云集于此。骆驼不仅仅是胡商运载货物的交通工具,更成了表演的“移动”舞台。西域乐曲或激越欢快,或婉转娴雅。能歌善舞的艺人们,尽情演绎着对太平盛世的赞美之情。艺术家把这一切捕捉在自己的雕刀之下,创作出了生动逼真的唐三彩作品——三彩骆驼载乐俑。

这里的“三”,并不是只有三种色彩哦!唐三彩以简单的黄、绿、褐为基本釉色,变幻出丰富多彩甚至极其夸张的艺术世界。正如《老子·道德经》中所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虽然不能同乘一匹骆驼,但在大唐的确存在过类似的乐队。唐代艺术家的浪漫和夸张,正应了那句话——“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宫权斗剧——《竹节之谜》

小编剧透:

楚怀王六年,鄂君府。

“快快!”“加把劲!”

家奴们正在大院内外不停地忙碌,将如山的货物装运上车。主人鄂君启在一旁等候着,只要装备停当,他就可以带着货队启程了。货队沿途要经过多个关卡,交税、车马安顿等事宜都压在鄂君启的身上,每次都令他疲惫不堪。

好在日后不用担心这些琐事了。就在几天前,他的哥哥——楚国国君楚怀王,刚刚召见了自己。怀王示意随从宣读诏书,封他为“鄂君”。“鄂”为当时的地名,指今天湖北省的鄂城县,“鄂君”是对鄂城一带封君的称呼。

接着,怀王又命人端出一个大盘子,里面赫然放着五个竹筒形的青铜竹节。其中包括“车节”三件、“舟节”两件。行商持此节者,一路畅通无阻,不仅能免税通行,商队上下还能享受好酒美食的丰盛款待。启不禁喜不自胜,连连叩谢。

“今后的商贸之旅,一定能免去不少劳苦吧!”想到这里,鄂君启长舒了一口气。他哪里知道,在这背后,还暗藏着一个更大的玄机……

小编说戏:

自古以来,“剖物为信”就是一种广为流传的信用制度。出土于安徽寿县的鄂君启节,是中国最早的通行证雏形。两件“车节”为陆路通行证,每节长29.6厘米;三件“舟节”为水路通行证,每节长31厘米。虽然是青铜质地,但仍然被铸成竹节形状,每五件可以合成一个完整的翠“竹筒”。

“节”作为凭信物,比“符”“牌”历史更为悠久。从商代开始,中国就有了关检机构。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用“节”证明自己的身份。西汉时期,“节”演变成了一柄缀有旌毛的长杆,苏武受汉武帝之托出使匈奴,手中就持有一根“节”。延续到唐代,长途旅行时必须持有官府颁发的通行证。直到明代,通行证才被称为路照,形式已经与今天的护照非常接近。

公元前323年,正是历史上的战国中晚期。天下一分为六,其中楚国物产丰富,商业活跃,交通十分发达。那么,青铜竹节真的是楚怀王对鄂君启的恩惠吗?其实不然。在节的错金铭文里,加注了一系列严苛的规定:货船不能多于150艘,车辆不能多于50辆,运货路线必须经水路,贩运时间以一年为限,严禁私运武器、青铜和皮革等战略物资。楚怀王正是假借“恩惠”之名,限制和掌控封王势力,这在中国古代社会已经司空见惯。

惊险探秘剧——《古墓疑云》

小编剧透:

1987年某月,陕西省扶风县连降暴雨。在中国最大的佛教寺院——扶风法门寺内,须发皆白的老方丈正冒着风雨,指挥弟子们修葺千疮百孔的院墙。

“轰隆隆!”

忙碌间,忽听得耳边传来一声巨响。众僧循声望去,顿时被吓得面如土色!冲天而起的尘埃中,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宝塔,竟然从中轴裂开,一半砖塔已被暴雨彻底损毁。

祸兮,福之所倚。在僧人们眼中,宝塔损毁是惊扰佛祖的大不敬。但对考古工作者而言,这将是揭开法门寺“惊天之谜”的绝好时机!

法门,意为“修行者必入之门”。法门寺是中国著名的古刹之一,据史记记载,寺中宝塔初名阿育王塔,因珍藏佛祖释迦牟尼的一节佛指舍利闻名于世。唐代时,曾有多位皇帝到此奉迎佛骨,法门寺也因此名声大噪。唐朝末年,佛指舍利被封存于地宫,从此销声匿迹。经过千余年的风云变幻,地宫内的一切是否保存完好?答案将随着重修塔基浮出水面。

经过紧张细致的发掘,沉睡了千余年的唐代地宫重见天日。借着光线,人们眼前豁然开朗——好一派金碧辉煌的奢华景象!

只见地宫中“金钱铺地”,各种钱币达30多种、2.8万枚,几乎囊括了唐代全部货币种类;隧道内锦绣荟萃,绫、罗、绸、缎、纱、绢、绮,为供奉舍利制作的佛教法衣和皇家服饰不计其数;宫室中金银耀眼,121组金银器物玲珑剔透,每一件都精雕细琢,具有极高的工艺水平和观赏价值。而且令人大感意外的是,绝世“秘色瓷”也在地宫之中……

小编说戏: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陶瓷馆内,静静站立着一件美轮美奂、如冰似玉的秘色瓷——八棱净水瓶。与一旁众多的彩瓷相比,它没有任何纹饰妆点,却显得超凡脱俗、与众不同。梵音袅袅,净水瓶犹如一朵出水芙蓉,独自绽放着美丽。

“秘色”,指“少见的颜色”。秘色瓷是世界上发现有碑文记载证实的最早、最精美的宫廷瓷器,专供皇帝使用,釉色和制作工艺秘而不宣。唐代诗人陆龟蒙曾赞叹它:“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虽然留下了“产地越窑、乃青瓷极品”的线索,可惜后人从未亲眼所见,只能在诗文中推测它的美丽。法门寺地宫出土的14件秘色瓷,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标准物——造型精巧端庄,胎壁薄而均匀,釉色如湖水般清澈碧绿。至此,秘色瓷的神秘面纱终于被揭开。

法门寺地宫由平台、隧道、前室、中室、后室及后室秘龛组成,略呈成“甲”字形,总长21.12米。法门寺文物数量之多、质量之高、保存之完整,在唐代考古史上都绝无仅有。一千多年前,穷奢极欲的统治者不惜用奇珍异宝供奉佛骨舍利,以祈求国运昌盛、长治久安。而如今,佛骨舍利长存于世,盛极一时的大唐却早已灰飞烟灭了。

热血男儿剧——《地下兵团》

小编剧透: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经过无数位工匠夜以继日地精心打造,8000多位将士终于整装待发。他们是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黑衣如铁,迅捷如风;他们是一群热血沸腾的男儿,慷慨激昂、气壮山河。千军万马只等秦王一声令下,便会直驱长车,浴血疆场!

不料,时间却在等待中一分一秒地过去。直到眼前陷入黑暗,身上落满尘土;直到嘈杂的人声慢慢平静,耳边的哭泣渐渐微弱……他们才恍悟,自己已与尘世隔绝。尽管抱有太多不甘,太多落寞,但自从被埋入黑暗死寂的地下,兵马俑便开始默默守护一个帝王的梦想。就这样,一年又一年。

终于,一缕久违的阳光照射进来。无意间被打井人挖出,他们才看到了两千年后的天空。置身秦俑之间,人们会不由自主地发出阵阵惊叹。这真的只是一堆泥巴人吗?他们的每个动作、每个神态,都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似乎下一秒就能呼吸,就有心跳。有的横眉立目,眉间的肌肉拧成疙瘩,似乎有过人的勇气;有的浓眉大眼,宽厚的嘴唇抿成一条线,显得憨厚纯朴;有的五官清秀,头微微低垂着,透着一股腼腆青涩……一匹匹陶马更是骠肥体壮,张鼻嘶鸣,随时准备驰骋疆场。

时空变换,生死茫茫,天地已经完全变了模样。尽管泱泱大秦早已不在,但他们却无意间成就了历史的传奇。

小编说戏:

据史书记载,始皇嬴政从13岁即位起,就开始营建陵园。秦陵工程之浩大、气魄之宏伟,创历代封建统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秦始皇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堪称世界最大的一座“地下军事博物馆”。经过考古工作者发掘,埋葬于地下2000多年前的秦俑宝藏终于重见天日。其中,将军俑、跪射俑、下级官吏俑和战马俑堪,是秦俑的代表作品。

秦代将军头戴鹖冠,身披鱼鳞铠甲,胸前、身后、双肩分别装饰有三朵花结,一副威风凛凛的大将风范。跪射俑张弓搭箭,虎视眈眈地望着敌人,审视对方的一举一动。他的姿势表现了古代“支左拙右”的善射之法,与现在小口径步枪无依托的跪射姿势不谋而合。队伍中的下级官吏和武士外罩披膊铠甲,手持兵器,正等待将军一声令下,上阵杀敌。

没有两方交战、激烈厮杀的场景,没有修整部队、屯兵防守的画面,古人巧妙地捕捉了三军将士整装待发的一瞬间,用泥质灰陶塑造了千姿百态的艺术形象。

古典神话剧——《神鸟逐日》

小编剧透:

清晨,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光芒四射;傍晚,万道夕阳坠落西山,霞光满天。太阳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哺育着万物成长。

传说,太阳住在遥远的东海尽头。越过烟波浩渺的海水,有一处叫做“汤谷”的无人秘境。那里,生长着一株“扶桑”神树——它就是太阳栖息的“家”。每天,太阳会从东方的“扶桑”树上升起,在西方另一株参天神树“若木”上落脚。东升西落,太阳也在天空中不停奔走。

太阳身边还盘旋着四只首尾相连的神鸟,引颈展翅,逆向而行。这队“神鸟组合”是太阳的好“搭档”。古蜀人认为,太阳没有飞行能力,每天必须搭乘“固定航班”巡行天空。那么,“航班”的飞行员尤为重要!有人说“金乌西坠,玉兔东升”,神鸟应是传说中的三足“金乌”。也有人说神鸟名叫“太阳鸟”,和中国南方的一种留鸟同名。它个头瘦小灵活,羽毛鲜艳耀眼,被古蜀先民尊为“太阳神”。

烈日飞旋,金乌奋翼;朝夕轮回,生生不息。神鸟载着太阳飞进了古蜀的庙堂,飞过了历史的天宇,也飞进了华夏子孙的心里。

小编说戏:

古人对太阳的崇拜程度,比今天任何一位大明星的忠实“粉丝”都狂热。但限于远古时代的科学水平,人们还不能正确认识、了解太阳,只得将它神秘化,甚至把太阳视为众神之主。世界上最早开采使用黄金的古蜀人,留下一片精美绝伦的太阳神鸟金箔饰,内径5.29厘米,厚0.02厘米,向我们透露了神鸟逐日的神话故事。

根据这个传说,工匠利用娴熟精湛的锤揲与切割技术,将金箔上的太阳化成一个旋转的火球。火球一共放射出12道光芒,证明古蜀人已经懂得把一年分成12个月,而且有了春夏秋冬的四季划分。

事实上现代科学告诉我们,太阳神鸟的真身是“太阳黑子”!太阳内部的物质不断进行着剧烈运动,有时候还会在表面刮起一股强烈的“风暴”。由于“风暴”的温度比它附近的温度要低,因此“风暴”地区的太阳光芒就显得幽暗一些,而且幽暗的形状、存在时间都各不相同。或者几天,或者几个月,甚至一年,天文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太阳黑子”。当我们的祖先仰望太阳的时候,惊讶地发现太阳上面莫名其妙地黑了一大块。仔细辨认,那块黑乎乎的斑点像是一只翱翔的飞鸟,于是太阳和飞鸟的友谊便流传开来。古人还把这件事记入了史书、画入了帛画,西汉马王堆墓中出土了一幅丝织帛画,画中的太阳中间就侧立着一只全身乌黑的三足鸟。

爆笑幽默剧——《喜剧大师》

小编剧透:

这是一张典型的中国人的脸,颧骨稍稍突出,嘴巴大而阔,鼻子较扁平。

这是一种愉悦的有感染力的笑,眼睛眯成了一条弯月似的细缝,额头上皱起了深深的笑纹,快乐得连脚都高高翘到半空中。

这是一位普通的西北汉子,一举一动都透着真诚质朴,洒脱随性。

……

站在这位东汉时期的击鼓说唱艺人面前,相信每个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快乐起来。

汉代民间非常盛行说唱表演,最热闹欢乐的就属滑稽戏了。说唱艺人袒胸露腹,长裤赤足,左臂挟着一面小圆鼓,右手扬起鼓槌准备击打节拍,正表演得卖力十足。演员的胳膊上还套着一串骨头片,随着胳膊用力晃动,发出哗啦哗啦的悦耳音律。骨头片击打的节奏和阵阵鼓声相互配合,好似一队热闹非凡的“击打乐”。

他的拿手好戏远不止这么点!夸张的动作和诙谐的神态,是说唱艺人赢得笑声的“秘密武器”。只见他故意不停地抻脖、含胸、鼓腹、抬腿、扮鬼脸,手舞足蹈地使出浑身解数,很快把整场演出推向了最高潮。兴致勃勃的观众们个个笑得前仰后合,台上台下一片欢乐……真不愧是喜剧大师!

小编说戏:

中国民间说唱艺术源远流长。从汉代的“俳优”、唐代“传奇”,到宋代的“勾栏瓦肆”等等,民间曲艺传承着中华民族的艺术魅力。“俳优”又称谐戏,最早源于春秋时期的楚国,汉代时演变为集说唱、表演、舞蹈的“多合一”艺术。击鼓说唱陶俑正是汉代“俳优”的典型形象。

“俳优”们通常个头不高、身材短胖,长相让人看一眼就想发笑。表演开始,他们会拿起铜板、大鼓,或载歌载舞,或自弹自唱,做出各种令人捧腹的表演,类似喜剧中的小丑。因为家境贫寒,地位低贱,俳优们才不得已卖艺为生。虽然他们整日面带笑容、尽情耍乐,但内心可能已经疲惫不堪了。这尊活灵活现的陶像,带我们重回汉代真实的社会生活。

俑在汉代雕塑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从车马出行到侍卫家奴,从庖厨宴饮到百戏歌舞,几乎无所不包。击鼓说唱陶俑以生动传神的造型、夸张虚拟的技巧,被专家列为“汉代第一俑”。虽然我们已听不见说唱的内容,感受不到击鼓的节拍,但这位热情乐观的民间艺术家,已经不知不觉把欢乐传递给了每一位旁观者。这其中,有你,也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