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英宗被俘

作者: 时间:
    明宣宗在位十年,去世后,明英宗朱祁镇继位.他宠信太监,造成宦官专权,给国家闹出一场大灾难.
    北京西北出居庸关,距怀来县不远的丛山里,有一个不出名的小地方,叫土木堡.公元1449年,明英宗率大军亲征,在这里遭到惨败,做了敌军的俘虏.土木堡也因此扬名天下.
    这次惨祸的祸首,是明英宗宠信的太监王振.
    王振是山西蔚州人,读过几天书,后来做太监,在东宫服侍太子朱祁镇.公元1435年,明英宗九岁,即皇帝位,王振任司礼太监,就擅自封官.太皇太后张氏对王振存有戒心,召集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五位受宣宗临终托付的大臣,当面训诫王振,不许干预朝政.
    但五大臣间有矛盾,不能有效地抑制王振的行动.公元1441年张氏死后,王振没了拘束.他竟让人把明太祖立的、铸有“内官不得干预政事”八字的铁碑藏起来,专权活动变本加厉,权力大到他可以自己任命兵部尚书的地步.一般没有骨气节操的官员,都拼命地去巴结、讨好他,甚至甘愿做他的干儿子.
    公元1443年,蒙古草原上瓦剌(là)部落的首领也先继承了汗位,兼并了其他部落,势力强大起来,不断地骚扰明朝的边境.
    公元1449年农历正月,也先派二千人到北京来进贡马匹,却假称有三千人,想冒领赏金.面对也先的试探,王振下令扣减马价,把人驱逐出京,从而激怒了也先.战争的危险越来越近了.
    农历八月,瓦剌大军果然向大同发起进攻.大同守军吃了败仗,塞外许多城堡被攻占.
    军报传到北京,明英宗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王振怀着显耀自己的私人目的,主张皇帝亲自出征,抗击瓦剌.但兵部尚书邝埜(kuàng yě)等人以为缺少必要的准备,反对轻率亲征.明英宗想起他的曾祖父永乐皇帝、父亲宣德皇帝都亲征过,并有过辉煌的战功,他为什么不能亲征?明英宗便同意了王振的意见,没有作多少准备,征调起五十万大军,就北出居庸关,经怀来,向宣府、大同方向前进.
    但是,是进是退,意见并未真正统一,一路上还有人不断请求退兵.将士缺少纪律性与战斗意志.而行军途中,几乎天天都是大风雨.军队还没有到大同,已经缺粮,路上到处有僵死的士兵,搞得人心惶惶,还没有开战,军队就乱开了.
    明英宗君臣好容易到达大同.王振要继续北行,邝埜等请求回转北京.此时,前锋西宁侯朱瑛、武进伯朱冕已经战败,全军覆没,王振也害怕起来.他又听了镇守大同的太监秘报,这才同意退兵.
    大同总兵郭登建议,大军赶快从紫荆关退入内地.紫荆关在大同正东,路途最短,是条安全的退路.然而王振却要将皇帝带到家乡蔚州,炫耀乡里,并且那里还有他很多田产,想赶回去照料.可是军队才走出四十里,王振又怕到了蔚州,人马踏坏了他的庄稼,又命令转向东方前进.退兵时间就这样一再耽误了.
    途中,王振派过三万军队去阻击追兵,却中了埋伏,被消灭.大军经过长途跋涉,好不容易来到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这里既无城堡,又无水源,不是长久逗留的地方.而且此地距怀来城只有二十里,天色还早,完全可以赶到怀来城里.可是王振却舍不得还没有赶上来的一千多辆辎重车(装运粮草物资的车),要停下来等候.于是,大批官员和士兵只得窝在这个小地方.第二天,大量敌人骑兵赶到,将明军包围起来,并且占据了土木堡南面不远仅有的一条小河,完全切断了明军的水源.
    狡诈的也先并不急于进攻,他先假装与明英宗讲和.王振以为真的要讲和了,竟不作戒备,匆忙下令移营开拔.几十万军队拥挤着在山间小路上逃命.瓦剌大兵乘机从四面围攻上来,乱劈乱杀.明军将士争先恐后地丢弃衣甲,四散逃亡.被杀死、踩死、掉下山涧摔死的不计其数,军队损失大半.大臣与高级军官死在阵地上的有数百人.二十多万头骡马及数不清的衣甲器械辎重,全成了也先的战利品.
    明英宗在禁军的保护下,东奔西突,也冲不出包围圈.他索性下马坐在地上,任凭敌兵砍杀.但瓦剌士兵认出他来,送他到也先帐下.也先没有杀他,而是留他在身边,作为日后与明朝讨价还价的筹码.
    在混战中,愤怒至极的明军护卫将军樊忠,一把抓住王振,挥动手中铁槌,将他槌死,喊道:“我为天下杀掉这个奸贼!”然后他带着士兵,冲向敌人,杀死数十人后,壮烈牺牲.
    这次重大的事变,被称为“土木之变”.从此,明朝的元气大伤,国力渐渐衰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