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那个爱洗碗的人

作者:网络  时间:

  古话说“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每天一睁眼就面临的“七件事”通常也能概括为两个字,家务。有家便有家务。家务种类繁多、琐碎,而做饭、洗碗从来又是家务中的大宗,毕竟一日三餐,每一顿都要和锅碗瓢盆打交道。
  
  可是虽同为家务,做饭和洗碗的地位却不一样,原因很简单,二者的技术含量不对等。从前外出就餐、外卖尚未流行的时代,一家人的生活质量可说都仰赖于那个会做饭的人,对许多人而言,谁的童年没被别人家的饭菜香味勾引过呢?
  
  当“美食”“舌尖上的××”成为当代人生活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做饭”的含义早已超出原有范畴,一路飙升,从一种“手艺”升华为种种难能可贵的品质。早年汪曾祺说,“会做饭的人,比较不自私”,这个说法还很委婉含蓄,现在则有加强版:“会做饭的人,更有魅力”“一个真正爱你的男人,会做饭给你吃”等等。总之,会做饭的人被贴上了种种正能量的标签:温暖善良、热爱生活、豁达体贴。
  
  比较于“会做饭”的种种光环,在舆论中隐身的“洗碗”的处境,可说很是耐人寻味了。“做饭—洗碗”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但是,你会听到朋友夸奖,谁谁做的饭真好吃,却不会听人夸谁洗碗真干净。即便人家真的这么夸你,你也不敢相信,也许还会心虚地多想一茬:他是不是在影射我不会做饭……如此这般,“洗碗”因其没啥技术含量,没啥存在感,连带那些洗碗之人的劳动,仿佛也一并变得不值一提了。
  
  众所周知,洗碗从来都不是单纯的洗个碗而已,而是意味着饭后一系列繁瑣、枯燥甚至恶心的清理工作:需要面对盘盏里的残羹冷炙,水槽里凝结的油渍,垃圾桶里乱七八糟的秽物……若遇到一些自诩厨艺超常、不喜按套路出牌的人,把厨房当实验室,经由他做出一顿大餐后,厨房从天花板到地板,就变成一个战场,清理工作更是一言难尽。
  
  “洗碗”又经常是家庭矛盾的爆发点。在作家毕淑敏的文章《饭后应该谁洗碗》中,谁洗碗是家庭地位的象征:“洗碗成为中国城市男人值得夸耀的家务政绩,成了中国女人‘翻身得解放’的铁案”。美国现代家庭研究会曾做过的一项调查也显示,“洗碗是最糟糕的家务活,对家庭关系有很大影响”,若老是由女人洗碗,婚姻质量堪忧:“与拥有能够一起洗碗的伴侣的女性相比,那些总是洗碗的女性有更多的关系冲突,更少的关系满意度。”
  
  所以,若会做饭的你身边刚好有一个爱洗碗的人,那真是天造地设,且行且珍惜。如果哪一天他幡然醒悟,改邪归正,也要开始做饭,碗该谁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