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的《史记》写到公元前104年到公元前101年汉武帝太初年间.汉武帝公元前87年死了,汉昭帝即位.汉昭帝年纪小,听从大臣们的话.霍去病的异母兄弟、大将军霍光叫汉昭帝照顾老百姓,减轻赋税,减少官差,有时候还借种子、借粮食给农民.因此有的人说:“文帝和景帝的日子又快回来了.”可是因为霍光不讲情面,朝廷中的一些大官不能为所欲为,就把他看作眼中钉.
左将军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是霍光的女婿.上官安要把自己六岁的女儿嫁给汉昭帝,将来好当皇后.他让他的父亲上官桀先去跟霍光疏通.霍光说:“您的孙女才六岁,现在就送进宫里去不合适.”这么一来,上官桀和上官安更加痛恨霍光了.
汉昭帝从小死了母亲,一向把大姐盖长公主看成母亲一样.盖长公主怎么说,他就怎么依.上官安不死心.他又去找盖长公主的朋友丁外人去求盖长公主.丁外人向盖长公主一说,盖长公主就答应下来了.这么着,上官安六岁的女儿进了宫,没有多少日子就立为皇后.上官安做了国丈,还做了车骑将军.他非常感激丁外人,在霍光面前说,可以封丁外人为侯.
霍光对于六岁的小姑娘进宫这一件事本来很不乐意,因为盖长公主主张这么办,他不便过于固执.可是封丁外人为侯,算是什么规矩呢?霍光就是不依.
上官桀他们勾结燕王、汉昭帝的异母哥哥刘旦,先想办法消灭霍光,然后废去汉昭帝,立燕王刘旦为皇帝.朝廷里有左将军上官桀、车骑将军上官安,还有别的大臣,外边有燕王刘旦,宫里有盖长公主和丁外人,他们联合起来布置了
天罗地网,不怕霍光不掉在里面.
燕王刘旦不断地派人送信、送金银财宝给盖长公主和上官桀他们,叫他们赶快动手.刚巧霍光出去检阅羽林军(保护皇帝的部队),又把一个校尉调到大将军府里来.上官桀他们抓住这个机会,派个心腹,冒充燕王刘旦的使者,假造了一封燕王的信,去告发霍光.
汉昭帝接过信一看,信上大意说:“听说大将军霍光出去检阅羽林军,耀武扬威地坐着跟皇上一样的车马,又自作主张,调用校尉.这种不尊重皇上、滥用职权的人哪儿像个臣下?我担心他准有阴谋,对皇上不利.我愿意归还燕王的大印,到宫里来保卫皇上,免得奸臣作乱.”
汉昭帝把这封信看了又看,念了又念,就搁在一边.上官桀等了半天,没有动静,就到宫里去探问.汉昭帝只是微微地一笑,可不回答他什么.第二天,汉昭帝临朝,大臣们都到了,单单少了一个霍光.他问:“大将军在哪儿?”
上官桀回答说:“大将军因为被燕王告发,不敢进来.”
汉昭帝吩咐内侍去召霍光进来.霍光进去,自己摘去帽子,趴在地上,说:“臣该万死!”
汉昭帝说:“大将军尽管戴上帽子.我知道有人存心要害你.”
大臣们听了,一愣.霍光又是高兴又是奇怪.他磕了个头,说:“皇上怎么知道的?”
汉昭帝说:“大将军检阅羽林军是在临近长安的地方,调用校尉也是最近的事,一共不到十天工夫.燕王远在北方,他怎么能够知道这些事?就算知道了,马上写信,马上派人来上书,也来不及赶到这儿.再说,如果大将军真要作乱,也用不着调用一个校尉.这明明是有人暗伤大将军,燕王的信分明是假造的.我虽然年轻,也不见得这么容易受人欺蒙.”
这时候汉昭帝才十四岁,霍光和别的大臣们听了,没有一个不佩服他的聪明的.
汉昭帝把脸一沉,对大臣们说:“你们得想个办法把那个送信的人抓来!”
汉昭帝连着催了几天,也没破案.上官桀他们怕追急了弄出大祸来,就劝汉昭帝说:“这种小事情,陛下不必追究了.”
汉昭帝说:“这还是小事情吗?”
打这儿起,汉昭帝就怀疑起上官桀那一伙人来了.
上官桀他们并不罢休.他们商议停当,由盖长公主出面请霍光到宫里去喝酒,上官桀爷儿俩布置埋伏,准备在宴会上刺死霍光.他们又派人通报燕王刘旦,请他到京师来即位.
上官桀爷儿俩自己又秘密地定下了计策:准备杀了霍光之后,再把燕王刘旦刺死,上官桀自己即位做皇帝.不料有人把他们的秘密告诉了霍光,霍光连忙告诉了汉昭帝,汉昭帝又连忙嘱咐丞相田千秋火速扑灭叛乱.
田千秋首先逮住了燕王刘旦的使者,再派人分别去抓上官桀、上官安和丁外人,录了他们的口供,然后统统给杀了.盖长公主没有脸再做人,自杀了.燕王刘旦得到了这个消息,正想发兵,诏书已经到了,叫他放明白点.他只好上吊自杀.
霍光扑灭了叛乱以后,希望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不愿再用兵,偏偏北边的匈奴、东边的乌桓和西边的楼兰(今新疆若羌罗布泊西北),又来侵犯中原.汉昭帝前后发兵打败了匈奴、乌桓和楼兰.他改楼兰为鄯善(shàn)(今新疆若羌一带),给鄯善王一颗汉朝的王印,又把宫女嫁给他做夫人.西北方从此太平了一个时期.
公元前74年,汉昭帝二十一岁了.他下了一道诏书,叫大臣们商议减少人头税.因为这十几年来,由于鼓励节约,撤销了不必要的官员,国库还算充实,商议下来,减少人头税十分之三.过了两个月,汉昭帝就病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