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时受助,心存感恩,积极回报社会传递爱心
小A家特别困难,有多困难?有一个体弱无力的父亲,还有一个没有劳动能力的母亲,姐姐好吃懒做,颓废堕落。
家里连个像样的家具都见不到,放眼堂屋,除了乱糟糟的床铺,还有落满了灰的堆在一起的鞋,就只剩下斑驳的四壁了。
小A从小学三四年级就比别人刻苦、用功,瘦小体弱的他知道,只有多读书,好好上学,将来考上大学,才能摆脱种地的命运。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并不是每个人都要考取高中,上大学。种地也不丢人,但小A心里跟明镜儿一样,如果他考不上学,吃庄稼饭在瘦弱的他身上是不现实的。
努力了2、3年,他终于考上了一所不错的高中,高中一般在县城或市里,不管吃什么都要花钱买,他为了省钱,但也不能让营养跟不上,他精心计划选择每天的消费——早晨有一家的咸汤特别好喝,他就去打一份,边吃馒头边喝汤,这样就不用再去买小菜。中午买最便宜的菜,吃馒头。晚上喝点水,吃个饼;穿的当然是最朴素的,他心里也明白,家里供他读高中已经很吃力了。
父母亲在家都不吃菜的,一般就是比他的条件还要苦,还要日日操劳农活,家务,再养些家畜……
幸好有“阳光工程”,他在学校的表现被细心的同学观察了解到,刚好学校接到上级通知——阳光工程,就是帮扶家庭困难的学生,让他们顺利毕业,减轻经济负担,减缓思想压力……
靠着国家给的救助金,他更加顺利的完成了学业,考上了大学,在大学,他申请“助学贷款”“贫困生救助”顺利的完成学业。找到工作,终于不用那么焦虑了。
让人想到《风雨哈佛路》里的主人公,在父亲签完字之后,她终于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读书,生活了。
小A毕业参加工作后,心存感激,虽然工资不高,但他仍然积极捐款,为社会贡献爱心,因为曾经困难的他深知社会爱心对一个家庭困难受助学生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