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释之严格执法

作者: 时间:
    张释之是西汉文、景两个皇帝统治时期的司法官.他执法威严公正,不含私心,在当时很有名望.

    封建社会,可以用金钱买官.张释之年轻时,他二哥出钱为他捐了个保卫皇宫的小官.张释之整整干了十年,觉得没有什么盼头,想辞职回家帮哥哥分担家务.当时朝廷有个官员叫袁盎,觉得张释之这个人不错,有才干,就在皇帝面前竭力推荐他.汉文帝便破格召见了张释之,让他谈谈天下大事.张释之平时聪明好学,关心政事,对事物的分析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向汉文帝一一道来,具体而不空洞,说得汉文帝频频点头.不久,文帝就封他为公车令.

    张释之当上公车令后,有一天,见到太子和他的弟弟梁王同乘一辆车入朝,眼见到了宫门口,也不下车,竟想长驱直入.张释之连忙追上去拦截,不让他俩进宫,判定他俩犯了过宫门不下车的“不敬”罪,上奏皇帝.太子和梁王是薄太后的掌上明珠,他们的举动把皇上也吓了一跳,在薄太后的追问下,汉文帝只能自我检讨道:“都是我的错,我没有把儿子教育好.”最后由太后出面,宣布赦免太子、梁王之罪,他们二人才获准可以进宫.

    当时的张释之只是一个小小的公车令,官职很低微,却敢于弹劾太子与梁王,这无疑是太岁头上动土.好在汉文帝是很开明的君主,他并没有因此而心怀不快,反而认为张释之的敢作敢为是好样的,对朝廷有利,下令提升他为中大夫.

    一次,张释之跟随汉文帝出城巡视,来到城北中谓桥.不知怎么桥下突然钻出一个人来,惊吓了给皇帝拉车的马匹,马高声嘶鸣起来,那个人吓得拔腿就跑.卫队紧紧追赶,抓住了那个人.皇帝命令交给张释之处理.因为那时张释之已经担任了廷尉,掌管全国的司法工作,是最高的司法官.

    张释之亲自审问那个冲撞皇帝车驾的人,那人从实禀告说:“小的是路过这里,听见皇上车驾过来的吆喝声,急忙回避,就躲到了桥下面.后来听听没有声音了,以为车驾已经过去,就钻了出来.想不到车驾还未过去,正好给小的撞上,小人实在是无意冲撞,望大人查明真相,饶恕我吧.”

    张释之听了那人的申诉后,仔细地调查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弄清了真相,觉得那人说的都是实话,便罚了那人四两罚金.汉文帝知道后十分生气地说:“你判得太轻了吧,幸亏朕的马比较驯服温和,不然的话,还不把朕摔伤了?”

    张释之见汉文帝不高兴,便从容地解释说:“陛下,我认为对于法律来说,不管是皇上还是老百姓,都是平等的.本朝的法律对于无意惊驾的处罚就是处以罚款,所以我就遵照这条法则判刑.如果陛下要加重刑罚,就显得有些随心所欲,那么,今后的法律,叫老百姓怎么遵守呢?请陛下再考虑一下吧.”

    汉文帝听了张释之的话,沉思了一下说:“那就照此办理吧.”

    没多久,又发生了一桩案子.有人偷盗先帝庙中座位前的一块玉环.文帝大动肝火,命张释之判偷窃犯灭族之罪,张释之根据刑律的规定,奏请判为杀死窃犯一个人,并把尸体抛在街上示众.文帝听了很不满意,说:“你怎么老是用一些刑罚条律来跟我作对,神圣的宗庙竟然有人敢进去偷窃,这个国家还成什么样子?我这么重用你,可不是叫你去庇护罪犯呀.”

    张释之严肃地取下头上的乌纱帽,对文帝说:“作为一个最高司法官,我从未庇护过任何一个犯人.如果有人偷盗宗庙里的东西就判灭族,那么万一有人盗掘先祖的陵墓,又该怎么加刑呢?”

    文帝把这件事跟太后商量,太后觉得应当依法办事,于是文帝只好同意了张释之的奏请.

    张释之公正执法的佳话,一直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