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国坚持抗清

作者: 时间:
    隆武、鲁王两个南明政权先后灭亡以后,两广地区的明朝官员瞿式耜(sì)等人拥立桂王朱由榔在广东肇庆即位,年号永历,所以历史上称他永历帝.
    面对清军的大举南下,永历政权内部的一些大臣,如大学士瞿式耜、督师何腾蛟,积极主张联合农民军共同抗清,发愤图强.公元1647年11月,何腾蛟联合李自成大顺军的余部,在广西全州大胜清军;瞿式耜也在桂林两次击退了清军的进攻.一时间,南明军威名远扬,湖南、广东、广西、江西、四川、云南和贵州都纷纷归属于永历政权.可是,由于永历政权内部的不团结,1649年,湖南就被清军占领,何腾蛟在湘潭被俘就义;瞿式耜也在桂林城失守后被清军杀害.
    瞿式耜殉国后,永历朝廷在李定国扶持下,又坚持了好多年的抗清战争.
    李定国是陕西延安人,十岁参加农民军,机灵勇敢,被张献忠收为养子.成人后,骁勇善战,被称为“万人敌”.张献忠建立大西国,封李定国为平西将军.
    张献忠的养子还有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都受封为将军.张献忠临死,将五六万大军交给孙可望、李定国率领,嘱咐他们要联合明朝,不要投降清军.养子中,孙可望年纪最大,李定国骁勇称第一.孙可望有个人野心,忌妒李定国的名望,处处找机会打击他.李定国始终以团结对敌的大局为重,尽量忍让.
    孙可望把永历帝接到贵州,却把联合抗清的大臣抛到脑后,只想着牢牢控制住永历帝,实现他割据西南、独霸一方的野心.
    这时,李定国却在云南训练军队,招兵买马,从缅甸采购大象,组成象军.他还减轻赋税,促进生产,保证了军队的供给,使军力强大起来.公元1652年,李定国开始对清军发起进攻,北路军攻四川,李定国自带的东路军攻湖南.行前,李定国申明军纪:不杀人,不放火,不奸淫,不杀耕牛,不抢财物.他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受到百姓欢迎,打了不少胜仗.
    打下湖南沅州(今湖南芷江)和靖州(今湖南邵阳)后,李定国侦察到桂林的清军防守空虚,决定分三路进攻桂林.后来因情况变化,他当机立断,集中兵力,突袭桂林.
    桂林的清军主帅是定南王孔有德.听说李定国大军来袭,急忙点起军队,离开桂林,争抢战略要地严关.
    农历七月初一,明清两军在严关交战,杀得难分难解.突然,大雨如注,雷电交加,李定国的象军一冲而上.清军战马听到大象的吼声,吓得乱蹦乱跑,自相践踏,阵势大乱;李军士兵奋勇砍杀,清军尸横遍野,大败而逃.
    孔有德狼狈地逃回桂林城.李定国率军跟踪追到,日夜不停地围攻.孔有德亲上城头指挥.李军将士冒着雨点一样密的箭,一浪又一浪地攻城,终于打下了桂林.孔有德额头中箭,奔回王府.他彻底绝望了,便跳进熊熊烈火中自焚而死.
    李定国一鼓作气,又攻克柳州、梧州、衡阳、长沙,一直到江西吉安.
    清廷受到很大震动,派出亲王尼堪,率领精锐十万,气势汹汹,向长沙杀来.为避开清军锐气,李定国主动撤到衡阳.双方血战了四昼夜,李定国下令假装打败后撤,尼堪跟踪追击,进入李定国事先设下的埋伏圈,被围住砍杀,全军覆没,尼堪也被杀死.一连杀死两个亲王,消灭几十万清军,是明清两军开战以来,明军最辉煌的一次胜利.李定国信心倍增,甚至制定了进军南京的作战计划.
    李定国打下桂林后,桂林曾宴请南明大臣,他说:“南宋文天祥、陆秀夫杀身成仁,浩气固然照耀千秋,但我辈报效国家,却不希望这样的局面发生啊!”
    但是,孙可望却非常忌妒李定国的节节胜利和威望,他邀请李定国去沅州议事,企图陷害他.幸好有人密报,李定国才没遭毒手.为避免冲突,李定国南下两广.但他在两广的作战并不顺利.与此同时,孙可望调派他的军队到湖南进攻清军,想抢个大功,却遭到大败,连李定国光复的许多城市都丢了.
    李定国始终希望与孙可望和解,共同抗清.公元1657年,他派人去贵阳讲和,还将孙可望的家属送去.但孙可望依仗兵力众多,直接向李定国发起进攻.可是,到了阵前,他的许多将领都倒向李定国.孙可望只带着二十几个亲信,逃到长沙,投降了清军.
    孙可望的叛乱,严重削弱了永历朝廷的军事力量.第二年,清军兵分三路,向云南、贵州发起进攻.明朝叛臣吴三桂与洪承畴都参加了进攻.清军占领贵阳、重庆后,直逼云南.李定国计划将有生力量转移到湖南、广西交界地区,积蓄力量,伺机反攻,或者南下与郑成功联络.但永历帝左右的一批小人,却带着他逃往缅甸,苟延残喘.
    李定国在腾冲东面、怒江西面二十里的磨盘山,设下埋伏,阻击清军.由于叛徒的告密,虽然消灭了部分清军,暂时阻止了追击,自己也遭到重大损失.
    李定国曾多次派人去缅甸寻找永历,希望接他回来,但都没有结果.公元1661年,吴三桂带着大军进入缅甸,逼缅甸国王交出永历帝.他把永历帝押回昆明后,马上绞死了他.最后一个南明政权到此结束.
    公元1662年农历六月,李定国病重,在云南勐腊逝世.临终前,他对众人叮嘱说:“宁愿死在荒郊野外,也不要投降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