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扬-至臻完美》观后感摘抄

作者:美文阅读网 时间:

《卡拉扬-至臻完美》观后感摘抄小故事_96趣味网 一个致力于资源整合的网站

  《卡拉扬-至臻完美》是一部由Robert Dornhelm执导,Herbert von Karajan / Anne-Sophie Mutter / Leonard主演的一部德国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卡拉扬-至臻完美》精选点评:

  ●大师。

  ●??????*??*??????-??-??????*??*?-??-?,我。老。公。

  ●赫伯特·冯·卡拉扬(Herbert von Karajan)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指挥家之一,也是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的最出色的乐团艺术总监。在一些曲目上他不是最完美的那个人,但他是综合能力和个人魅力最闪耀的那一个。

  ●他死前两三年,指挥威尔第的《安魂曲》,犹如已身在天堂。

  ●发型一如既往的甩。

  ●生命有两种东西需要独裁:军事和音乐!

  ●追求唯美 极度自律

  ●在1987年的新年演奏会上演奏会上,拉德斯基进行曲响起的时候他带着观众一起打拍子,抬头望向二楼时候的眼神,无限的留恋。当他听到音乐就像回到家乡。

  ●明亮、清澈的唯美主义,他让整个乐团成为迁徙中一群的候鸟,展翅飞翔中有秩序井然。在他的世界,和谐之美主宰万物,感人至深。

  ●新版的剪辑和脉络果然比旧版棒太多 冷静 冷峻 克制 严苛 生而为王

  《卡拉扬-至臻完美》观后感(一):至臻之美

  

2008年纪念卡拉扬——这位指挥之王诞辰100年的纪录片,中文名字是“志臻之美”,这四个字形容卡拉扬的一生真是贴切。20世纪最伟大的指挥家,重新振兴了维也纳歌剧院,片中有他和帕瓦罗蒂合作的镜头,在卡拉扬的坚持下,维也纳歌剧院同意用原声,放弃了自成立以来只能用德语歌唱的传统,才有了像帕瓦罗蒂和卡拉斯这样优秀的演唱者,登上维也纳歌剧院舞台的演出,从而推进了欧洲歌剧院现代化管理的进程。

纪录片结尾是他以79岁的高龄,完成了他唯一一次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指挥的场景,那一年也是维也纳音乐会第一次进入中国。而我最喜欢的永远都是他全程闭眼完成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指挥,那真是指挥之王的风范。

我不知道为什么总有人拿他和伯恩斯坦对比,两个人根本不在一个层面,至少在我心里,无论是伯恩斯坦的指挥还是个人生活,都远远没有卡拉扬的古典和高贵,就像跟他们俩都合作过的人评价卡拉扬“他为了音乐,自律到让人呕吐”。还有人评价他俩说“Bernstein himself was music, Karajan made music.”可是我觉得卡拉扬自己本身就是音乐,是天生的指挥家,只要他现在那个舞台上,就是品质的代表,奉献的是一场志臻之美的演出!

  《卡拉扬-至臻完美》观后感(二):新老两版《卡拉扬传》的比较

  历史人物的纪录片可调动的资源不外乎历史资料、传主影像和照片、见证人采访、专家评价、情景再现(由演员扮戏,重现历史场景,肯?罗素摄于1963年的BBC纪录片《埃尔加》首开先河)。怎样运用这些资源,取决于导演意图呈现的传主形象究竟为何。

  比起其他音乐家来,指挥家卡拉扬留下的各方面影像是过于奢侈了,且大部分是精工制作,上百小时的音乐会、歌剧、排练录影,多由指挥家生前亲自监制。其中营造的是一个完美无暇到令人生畏的形象,任何试图从中修剪整理出片断,加以发挥的纪录片导演都会感到这个巨大形象的压力。

  如今市面上常见的一款卡拉扬传记影片(Gernot Friedel导演),在1999年指挥家逝世十周年时推出,得到卡拉扬基金会支持。一部苍白乏味的作品,似乎导演在这个完美形象的压力下,彻底放弃了重塑人物的企图,只能以一般性的插图式说明,按时间进程,随波逐流般地把那些完美影像片断连缀起来,几段情景再现(重现卡拉扬的童年回忆)功能性很弱,也显得做作。

  08年,为纪念卡拉扬诞辰百年,由罗伯特?多恩海姆(Robert Dornhelm)导演的新版纪录片《卡拉扬-至臻完美》(Karajan or Beauty as I see it)同样由卡拉扬基金会支持。和老版相比,很多素材都是相似的,两个导演都是奥地利人。但两者面貌之悬殊,差别不可能再大了。

  老版以客观中性的旁白串连,除了几段卡拉扬自己的采访片断外,没有一个见证人出场。新版位于相反的极端,没有一句旁白,历史资料和素材全部由见证人采访“粘合”,数十位见证人出场,要么是演奏演唱和指挥大家、乐手和管理人员、同时代的评论家、或是家人。这些第一手的“证词”带来咄咄逼人的真实感!相形之下,老版照本宣科的中性旁白稿带有印刷媒介单一、可重复的印记;新版则体现口语媒介的特质——随性、凌乱、矛盾、意义含混,但却令人兴奋,令观众一反被动灌输的姿态(接受印刷媒介时往往如此),努力去介入评判。加上口述者各有各的语气、性格、立场,更没有印刷媒介那种貌似经过校验的“真理”感。所以,新版处处迫使观众做出自己的判断,譬如前西德总理施密特认为卡拉扬对待歌唱家和演奏家态度挑剔,但一旦开始合作,却十分仁慈。紧跟着是一组歌唱家观点各异的采访,大多认为卡拉扬逼迫式的合作方式,让他们发挥潜能的同时,也要被迫牺牲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