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音乐家德彪西

作者: 时间:
    冬日里的一个黄昏,巴黎达考尔音乐厅座无虚席.作曲家德彪西的第一部管弦乐作品《牧神的午后》将在这里演出.
    以长笛的半音演奏开始,悠远而飘渺,接着是木管精致的和弦,然后,竖琴像彩虹一样滑奏,在法国号轻柔的呼应之后是一个小小的停顿,乐曲就是这样传神地勾勒出午后洒满阳光的草地上温暖慵懒的气氛,以及半人半怪的牧神恹恹欲睡的情景.接着主题开始变奏反复,然而,这个变奏超越了当时人们的欣赏习惯,使人一时难以适从:节拍完全不固定,旋律也不对称.最后加了弱音器的法国号和小提琴演奏出基本旋律的片断,音乐声渐渐微弱,消失.乐曲奏完,全场听众沉寂了好一会儿,然后报以热烈的掌声,并要求将这新奇的作品再演奏一遍.
    第二天,《牧神的午后》再次上演,奏完后又是听众的热烈鼓掌,又要求重演一遍.几天后,有人在报刊上评论说,德彪西这部“不到十分钟的乐曲推倒了一座大厦”——古典主义音乐几十年来苦心经营的音乐大厦.
    这个德彪西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能耐?
    克劳德·德彪西,1862年出生在巴黎附近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里.这个长着一个特大脑袋的小男孩,从小就表现出极强的音乐天赋.十岁那年,他就考进了音乐学院,并获得奖学金.在学校里,德彪西的钢琴演奏具有出众的技巧,同时又表现出强烈的创新精神.他大胆地对刻板的传统音乐模式提出怀疑和挑战,这使得他的老师们大伤脑筋.
    1884年,德彪西以大合唱《浪子》赢得了罗马大奖,得以前往意大利进修;然后又去俄国做了几年家庭音乐教师.他广泛接触了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流派,不过,对他影响最大的不是音乐家,却是印象派诗人和印象派画家.《牧神的午后》就是根据法国象征派诗人马拉美同名田园诗创作的.马拉美听了《牧神的午后》的演奏后,赞赏不已:“它记录的景色比色彩所能做到的还要生动得多.”
    德彪西从文学和绘画中吸收艺术养料,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印象派音乐风格.他的著名歌剧《佩里亚斯与梅丽桑德》,直接取材于比利时诗人梅特林克的诗.这部歌剧充满了神秘主义色彩,剧情隐晦得观众不得不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结构上则充满了印象主义的味道,标新立异,甚至女主人公临死之前常要出现的咏叹调都没唱.因此当时演出的场面非常有戏剧性,一半观众非常兴奋地拍手叫好;而另一半观众发出嘘声,喝倒彩.
    随着时间的推移,德彪西的音乐作品渐渐地被广大观众接受.《佩里亚斯与梅丽桑德》很快演满一百场,他本人也被法国政府授予“骑士勋章”.德彪西的交响素描《大海》,其构思深受英国画家特纳、法国画家莫奈作品启发,是德彪西最杰出的管弦乐作品之一.乐曲由《海——从黎明到正午》、《浪的游戏》、《风与海的对话》三部分组成,充满了光感与动感,颇具视觉效应,生动地描绘了海的不同风貌.从夜雾蒙蒙黎明的海到红日高照通体透明的海;从微风吹拂浪花嬉戏的海到狂风怒号、惊涛拍岸的海,乐曲充满了紧张激荡与优美宁静的对比,融诗、情、画、乐于一体.难怪人们说,在德彪西之前,还没有一个人能把海浪的蓝色和绿色,那变幻闪烁的光泽、海水的律动和清澈可见的深度,还有海涛那神秘、令人难忘的声响及其威力,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
    德彪西还创作了交响诗三部曲《夜曲》、钢琴套曲《意象集》等以及儿童钢琴组曲《儿童乐园》、芭蕾舞曲《玩具盒》等.他死于1918年3月,那时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此葬礼非常低调.但这并不影响他的伟大.事实上,二十世纪几乎所有的作曲家或多或少地都受到过德彪西的影响,这就是大胆创新,走自己的路.
    德彪西的死在一战期间引起世界各地人们的关注.有一名叫欣德米特的德国军官在报上发表文章说:
    “我是军队弦乐四重奏的成员.我们经常练习德彪西的《弦乐四重奏》.在一次私人音乐会上,我们演奏了这首乐曲.当徐缓的音乐即将终了的时候,传令兵进来报告说:‘收音机里报道德彪西去世了.’我们没能把作品演奏完.因为我们演奏的生命刚刚停止了呼吸.我初次感觉到,音乐实在是超越个人感情、政治界线、国民间憎恶和战争恐怖的伟大艺术.”  
    米特是一位德国军人.当时德法两国正在激烈交战,他是敌国的士兵,却热爱德彪西的音乐,由此可见德彪西确实是享誉世界的大音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