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曹操和袁绍在北方打得不可开交之时,南方崛起了一股强大的势力,占据了江东(今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这就是由孙策、孙权两兄弟打下的东吴江山.
兄弟俩的父亲孙坚原来是袁术的部下,参加了讨伐董卓的大军.父亲死后,孙策便带着一路人马,投奔了袁术.
袁术虽然非常欣赏孙策这位少年英雄,但他对孙策存有戒心,一直没有加以重用.时间一长,孙策便感觉到了,虽然嘴上不说,但心底却很明白.
恰在这时,扬州刺史刘繇(yǎo)把孙策的舅舅、丹阳(今安徽宣州)太守吴景赶跑了,还在长江边上屯下了重兵.孙策觉得机会来了,主动向袁术请求让他带兵到江东讨伐刘繇.袁术考虑到这样可以借孙策之手解除刘繇的威胁,甚至可以让孙策、刘繇拼个
鱼死网破,自己可以坐收其利.想到这儿,袁术同意了孙策的请求,并且拨了一千人马给他.
孙策带着这班人马向南挺进,一路上他不断
招兵买马,扩充队伍.到达历阳(今安徽和县)时,队伍已经壮大到了五六千人,和舅舅吴景的队伍胜利会师.同时,孙策小时候的好朋友、足智多谋的周瑜也带着人马前来会合.
孙策的队伍
浩浩荡荡地来到江边,却遇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停靠在江边的船只才几十条,这对庞大的队伍来说,实在是少得可怜,大大影响前进的速度.
孙策双眉紧锁,不停地在江边踱步.忽然,那一丛丛在风中摇曳(yè)的芦苇跃入了他的眼中.他紧锁的眉头展开了,大声命令侍从:“所有士兵即刻奔赴江边,砍伐芦苇,扎筏渡江!”一声令下,数千士兵
齐心协力,很快就扎了许多筏子,江面上出现了千筏竞渡的壮观场面.
孙策的队伍一举冲上江东岸,攻占了牛渚(zhǔ,今安徽当涂西北),夺得了大量的粮食和武器,接着又用装死的办法诱使刘繇的部下笮(zé)融开门出城,伏兵突然杀出,直杀得笮融人仰马翻,连夜逃窜.孙策乘胜进攻,没多久就打到了曲阿(ē,今江苏丹阳),龟缩城中的刘繇被孙策势如破竹的气势吓得弃城而逃.
进城后,孙策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依然保持着严明的军纪,并且优待俘虏,因此深受百姓拥护,仅仅十几天的功夫,就得到了兵卒两万多人,战马一千多匹.孙策的名字一时间威震江东.
不久,孙策又带兵攻下了会稽(今浙江绍兴)、东冶(今福建福州)等地,在江东站稳了脚跟,并且借口袁术有称帝的企图,与他断绝了关系,打算继续向北挺进.
但是,在这关头,意外的事情出现了.一天,孙策上山打猎,预先埋伏着的几个刺客突施冷箭,孙策中箭跌下马来,身受重伤.
虽然医生使出了
浑身解数,但是孙策的伤势依旧一天比一天严重.孙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找来了长史张昭,将弟弟孙权托付给他,嘱咐他好好辅佐孙权,凭借长江天险守住基业.又把孙权叫到床边,将象征着权力的印信交给他,叮嘱孙权一定要知人善任,挑起稳定江东的重担.说完,年仅二十六岁的孙策告别了人世.
这时,孙权还不满二十岁,失去兄长的悲痛几乎压垮了他,他泪流成河,悲痛万分.张昭竭力劝慰,请他克服悲伤,挑起兄长留下的重任,同时又火速通知周瑜,让他借奔丧之机,回来共同辅佐孙权.
孙权刚刚披上统帅战袍时,尽管统治着江东六郡,但政权并没有完全稳定,而且孙策刚死,许多将士担心孙权年轻没办法保住江东,因此人心涣散,甚至有的人想投靠新主子.在这危难之际,幸亏张昭和周瑜两人
齐心协力,说服了大家,这才使政权稳固了下来.
庐江太守李术不仅不肯听从孙权的指挥,而且还收留了一些叛将,这使得孙权十分恼火,命令李术立刻交出叛将.李术却嚣(xiāo)张地说:“如果你确实有德有才,那么大家都会听你的;反之,大家就会离你而去.所以,我是不会把他们交给你的.”
李术明目张胆的反叛,促使孙权下决心除掉李术,为此,他做了周密的谋划.他预料到李术一旦受到攻击,一定会向曹操求援,于是,先下手为强,写了一封信给曹操,信中说李术这个人生性残暴,不讲信用,并且还提到了李术从前杀掉曹操的扬州刺史的往事,以此来引起曹操对李术的愤恨;如果他发兵讨伐李术,希望曹操千万不要听信李术的狡辩.这封信一方面堵住了李术的退路,另一方面又堵住了曹操出兵的借口,称得上是一箭双雕.
安排好以后,孙权就发兵攻打李术,不出孙权所料,李术果然向曹操讨救兵,曹操为了自己的利益,没有出手相助.李术打不过孙权,被杀身亡.
孙权平定了内乱,树立起了自己的威望,同时,他大力招揽人才,采纳鲁肃先立足江东、再占领荆州、最后夺取天下的战略步骤的建议,使他在江东的统治得到巩固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