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月光如洗.德国小城埃森纳赫一片寂静,整个城市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但是,一个小男孩却没有入睡.他轻手轻脚地从床上爬起来,轻轻地在窗下铺开一本乐谱,认认真真地抄写起来.他时而搓搓僵硬的手指,时而揉揉沉重的眼皮,忍受着寒冷和疲倦,聚精会神地抄着,抄着……
这个有着一双大眼睛和高鼻梁的小男孩,就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那一年,也就是1695年,他刚满十岁.
巴赫出身于音乐世家,幼年父母双亡,由当管风琴师的大哥抚养长大.大哥很尽责,并教他音乐和作曲,但却不让他接近自己的宝藏——他悉心收藏的一些优秀乐曲的曲谱.求知若渴的巴赫不得不夜间偷偷起来抄写乐谱.
十四岁那年,巴赫依靠唱诗班合唱团员的菲薄收入,一边在学校读书,一边学习音乐,接触了大量的曲谱和音乐理论.1702年,他先在魏玛当宫廷演奏师,后来又先后去了德国许多地方,从演奏师一直升到宫廷乐长.巴赫有着日耳曼人固有的质朴和严谨,同时又虚心好学.当时的欧洲流行巴洛克艺术,法兰西、意大利等都已建立了自己的音乐流派,但日耳曼却还差一个台阶.巴赫利用到各地演奏的机会,不但认真吸取了各派的精华,而且融入了日耳曼民间音乐的风格,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因此很快就声名远扬了.他的管风琴演奏得尤其出色.据说有一次他演奏结束,在场的弗里德里希亲王极为赞赏,当场摘下手上镶着宝石的戒指赏给巴赫,倒弄得他有点不好意思.
1717年,著名法国音乐家路易·马尔尚来演出.由于当时的法兰西是音乐强国,而德国还排不上号,因此
东道主德累斯顿市不敢怠慢,为他举行了音乐会.
作为法国人,马尔尚并不看好德国音乐,所以尽管彬彬有礼,
温文尔雅,举手投足之间却有一股隐隐的傲气.马尔尚随手弹奏了一支法国歌曲,的确演奏得非常动听,并加上了十分美妙的变奏.一曲终了,掌声四起,大家觉得法国人到底是法国人.
巴赫应邀出场演奏作为答谢,只见他谦恭有礼地致辞、鞠躬,然后迎着法国人傲慢的目光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坐在琴前.他略一沉思,忽然间如同银瓶乍破,指尖顿时流出一段轻快优美的旋律,马尔尚刚才演奏过的曲子竟然被从头至尾演奏了出来,不过不照搬,而是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全场掌声如雷.
这一下子客人脸上有点挂不住了,主人也颇有歉意.于是商定:各自回去准备一下,几天后举行互出主题的即兴演奏比赛.
那一天很快就来到了.场面当然更为热烈,
座无虚席.巴赫倒一点也不紧张,一如既往地向那些绅士淑女们问好致礼.可是眼看时间已到,还不见马尔尚先生露面,于是赶紧派人到旅馆去请,大家更是翘首以盼.好不容易盼到人来,却只有听差一人.原来这位法国人为了避免当场出丑,已于前一天晚上打道回府了.全场一片欢腾,对抗赛成了巴赫的独奏音乐会.
巴赫创作了许多器乐曲,如将意大利协奏曲体裁与德国传统复调音乐艺术融合的《勃兰登堡协奏曲》和《平均律钢琴曲集》.巴赫还创作了大量声乐作品,如《 B小调弥撒》、清唱剧《马太受难曲》.在《马太受难曲》中,他将世俗的民歌旋律、舞蹈曲调、标题音乐的技法、音画式的描绘,与传统的圣经宗教题材融为一体,深沉地刻画出一个普通人为了争取善良、正义而经受的苦难,反映出人类对理想世界的追求.1729年该曲首次演奏,当时的圣托马斯大教堂建筑结构特殊,又有两台管风琴、两个廊台和两组纵向排列的长椅.巴赫灵机一动,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立体声”效果.他让两台管风琴、两支合唱队、两支乐队交互演奏,即有时相互对答,有时又站起来齐唱、合奏.那场面的宏大、音乐的壮丽是空前的.据说演出的共鸣效果是如此的惊人,结果当时墙上的粉刷竟纷纷龟裂!
晚年的巴赫虽双目失明,但仍坚持创作,由学生记下曲谱.1750年5月,巴赫中风,死于贫病交迫中.
巴赫是一位出色的管风琴演奏家,更是一位使音乐从巴洛克风格向古典主义过渡,开创近代音乐的乐坛泰斗.一些乐曲体裁,如托卡塔、赋格曲、圣咏与幻想曲、圣咏与前奏曲,都是经过他的努力,才被改进、定型,汇入今天气势宏大、流传广泛的交响乐篇章之中.
巴赫一词的德语意为“小溪”,但贝多芬说:“他不是小溪,是大海.”的确,巴赫的音乐就是大海.他是当之无愧的近代音乐之父.